在这个充满焦虑、快节奏、碎片化的时代,我们很难正襟危坐地通读完一本书,时间上不允许,知识的快速迭代也对我们的接收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对碎片化学习一直持乐观的态度,因为这是互联网时代下的另一种学习模式,不是让我们摒弃以往系统化的学习,而是把它作为丰富知识体系的一种手段。尽管备受质疑,但碎片化学习的能力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李笑来老师的《人人都能用英语》,这本书发布于2010年,这本书专注于网络传播,最后阅读受益的人反而更多。
这本书没有浮躁的速成攻略,也没有太多的心灵鸡汤,更多的内容是例证分析和启发性的建议,有很多的思路能让人醍醐灌顶,让人不禁感叹?“我怎么就没想到;我想到但没做到原来是这个原因”。你能在各种英语名师的口中反复听到书中提及的建议,也会在网上高赞英语帖子看到书中的影子,足够经典,这也是我选这本书为第一期拆解书籍的原因。
一篇文章不可能把一本书的所有内容都梳理出来,所以我只分享我认为的最重要的7点:
1. 大脑是可塑的,成人也能学好英语的科学依据
1967年,lenneberg教授提出了“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认为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始于婴儿出生,止于从八岁到青春期结束之间的某一时刻。“关键期”过后,习得第二语言的能力将大幅度下降,并且没办法去除来自母语的口音影响。
lenneberg教授提出的只是一个“假说”,但到了市场上,就变成了“定论”,这也几乎成了所有少儿英语项目的主要宣传工具,其潜台词的目的不过是恐吓家长赶紧交钱,“否则就来不及了!”,但这带来的恶果是:成人学习英语的自信被扼杀,同时也理所应当地找到了借口——“我学不好是因为过了关键期”。
但其实这个“假说”是站不住脚的,很快就被推翻,科学家后来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此处略过)证明“大脑具有可塑性”,一切来自外部的刺激(尤其是系统的训练)都会对我们的大脑产生影响,而大脑的结构和功能都会随之发生变化。
其实成年人学英语难,原因并不在于关键期论所说的“此后大脑不再可塑”,而实际上在于这是第二语言所使用的脑图要与已经形成强大势力的母语脑图竞争。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最直观、最有意义的好消息是:1) 什么时候开始学都不晚;2) 只要方法得当,并加以时日,一定能学好。
目前,有很多教育学家开始提倡“浸泡式学习”,有一定的依据,也有相当的效果。所谓“浸泡式学习”,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里,强迫学生只使用第二语言,禁止使用母语,进而刺激大脑加速构建新的脑图。风靡全球的罗赛塔石碑语言学习软体(rosetta stone)就是基于这个原理开发出来的。
本书的开篇就用了很长的篇幅去论证大脑的可塑性,一是为了给英语学习者一剂“强心剂”,打消英语学习的顾虑,二是让大家杜绝所谓的借口,老老实实去学习。
2. 重建“语音过滤器”,跨过“平台期”
明白了任何人在任何阶段都能学好英语,那么接下来首先要做好的就是:重建自己的语音过滤器。
婴儿在出生后接受了母语的刺激,大脑开始发展出一套过滤机制,能够把那些与母语无关的语音过滤掉,或者,把那些与母语中存在的语音相似的语音归为同一类,语音过滤器形成后,就能识别母语,其他的语音也就“过滤”掉了。那些在多语环境中成长的婴儿,是因为他们受到多个语音的刺激,进而他们的“语音过滤器”能够识别多个语音,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能轻松掌握多种语言。
前文提到大脑在任何阶段都具有可塑性,也就是我们在任何阶段都能建立相应的“语音过滤器”,做法当然就是给大脑足够多的刺激,而最有效的方法其实是零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听觉输入量。
我们在习得母语的过程中,听觉几乎是全天接受母语语音的刺激,而我们在学外语的过程中接受外语的刺激却少得可怜。大多数的英语学习者,尽管声称自己已经学了十多年的英语,可实际上每天英语听觉输入的时间最长不会超过两个小时,并且,从未持续输入很多天。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必须保证大量的输入,每天的输入时间不要低于四个小时(只要开始做,就会发现其实并不难),并且起码要持续六个月才行。
很多人也许没有想到“是否听懂”在这里并不重要,大幅度提高听觉输入量的目的在于重建语音识别能力,重点并不在于文字理解能力。婴儿在18个月的时候,已经构建好母语的语音过滤器,可是他们其实并不能全然听懂每天所听到的内容,但只要构建好相应的语音过滤器,之后的语言学习便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了。
另外一个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循序渐进”不一定是好策略,至少在“重建语音过滤器”时不是好策略,应该从一开始就听正常语速的材料。“重建语音过滤器”阶段是否听得懂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要让自己负责听觉的那部分大脑长期持续接受足够多的英语语音刺激,而如果长期沉浸在voa se等慢速英语里头,接受的刺激不够大,同时适应了慢速听力的安逸区后,你很难走进更高强度的学习。
还有一个看似不合常理的建议是“不要只听标准录音”。很多人的学习之所以事倍功半,就是因为他们的做法与“语言自然习得方式”相左。婴儿的大脑之所以要发展出“母语语音过滤器”,除了这么做会更容易理解母语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大脑要处理很多同一个语音的许多变体——因为婴儿每天听很多不同的人使用同样的语音,而每个人的音质、音色、 音调都可能是有他自己的独特之处,所以大脑必须要有这样的过滤器,能够将输入的同一语音的不同变体归为一类——只有这样才能不出差错地处理语音输入。所以,在大幅度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觉输入量之时,要涉猎不同的音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音调,甚至不同的口音才对。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不能只局限在课本的“标准”声音,而应大量地涉猎,多接触有多种声音的材料,如广播剧、电影、美剧英剧等等,甚至越杂越好,连颇具特色的“黑人英语”都可以尝试去听。
接着我们来谈一下“平台期”。
在科学家看来,学习一门技能,本质上来看就是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建立连接的过程。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退休名誉教授 michael merzenich认为,每一项新技能的习得,都需要在大脑神经细胞之中建立亿万个新的连接。这样艰巨的任务当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在这耗时费力的过程中还存在所谓的“平台期”——即,某一段时间无论如何大量训练都看起来毫无进步。神经可塑性研究的鼻祖,paul bach-y-rita教授认为,“平台期”只是一种表象,在此期间大脑并未停止发展,神经细胞之间新建的连接在不停地被巩固;如果中断练习,那么大脑就会遵循“不用即废”的原则而丢弃那些无用的连接。那么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需要巩固多长时间才能变得“难以弃用”呢?paul bach-y-rita 教授的解释是“六个月”。
“改装”自己的语音过滤器绝对是有可能的,甚至连“重建”自己的过滤器都是有可能的。可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做不到呢?paul bach-y-rita 教授的解释给了我们一个相对清楚的线索,大多数人很少能够坚持六个月以上。更为可惜的是那些坚持了五个月的人,因为他们明明快跨过平台期了,但由于提前那么一点点放弃,于是,“前功尽弃”——脑神经细胞的突触可不知道惋惜,它们只有一个原则:“不用即弃”。所以我们必须清楚:如若想要重建语音过滤器,对不起,还是需要至少六个月——而且这个时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长。
当然,即便是最初的时候,为了效果更佳,可以有意识地渐渐提高文本难度,并且最好配合精读。这期间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感觉没什么进步,但是,这种“感觉”是不靠谱的,如前文提到的,此期间大脑并未停止发展,神经细胞之间新建的连接在不停地被巩固,这个量变的过程不会那么明显,但只要跨过了“平台期”,你就会非常明显地看到“质变”。
3. 朗读是最好的训练方式
所有文化在一点上都一模一样:朗读是语文教育的最古老、最普及、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训练方式。只可惜这种最好的训练方法即便在我们的母语语文教育中被重视的程度都远远不够,并且,每代人都以为自己可以找得到更好的方法而忽略这个其实无法超越的手段。
朗读的好处有以下6点:
(1)朗读有助于提高文字理解能力
朗读是提高“理解能力”的最基本方法,因为当一个人可以流利地朗读一个句子的时候,即意味着他正在完成对这个句子的“拆解”与“重组”的过程——这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信息通过眼睛输入,经过大脑识别、理解、处理之后又运用口腔的种种器官形成正确的声音,而后又通过耳朵反馈回大脑;而与此同时,大脑在一刻不停闲进行各种处理过程:句子成分都有哪些、哪几个字词构成什么样的成分、这些成分各自是什么意思、成分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这些成分组合起来又构成怎样的含义,等等。
(2)朗读训练会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理解速度
阅读的重点在于理解,而不是输入的速度,所以提高阅读的速度本质上应该是提高我们的“理解速度”,从这一点来看,所谓的“快速阅读”建议基本上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因为它们解决的都是输入速度问题, 而不是输入之后的理解速度问题。输入的速度再快,理解速度跟不上,又于事何补?
既然朗读训练能够提高文字理解能力,也就不难理解,朗读是提高阅读理解速度的最有效训练手段——尽管从感觉上来看并不是那么直观。
(3)朗读能提升英语的听力能力。
之所以说朗读能提升英语的听力能力,道理其实很简单:不管是哪一种语言,只要说得出,就能听得懂。
从这个角度而言,大量的朗读会比专门去练习听力的效果要更好。很多人所谓的“听力不好”其实是说得不好造成的,然而,他们舍本求末,就是不舍得说,而是专门练听。哪怕说得再不好,你也一样能听得懂。举例来说,我国有很多地区的人普通话说得并不标准,讲话掺杂着浓重的本地口音,甚至使用大量的本地特有词汇,但是,你遇到过他们之中的哪一个向你抱怨说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听不懂么?
listening comprehension和reading comprehension一样,重点更在于comprehension,而非仅仅在于listening 或者reading。用耳朵听进来的东西,最终要理解了才可以,否则就没有意义,而我们在前面也说明了朗读有助于提高理解能力,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朗读是有助于提高听力的。
(4)朗读训练可以提高语言文字记忆能力
学习任何一门外语,我们最终都要能够用那一门语言自如地记忆篇章、转述大意,而这些都需要一个基本的能力——记忆力。朗读的过程中,除了文字理解能力会潜移默化地提高之外,文字记忆能力也会大幅度提高。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同一文章反复朗读很多遍,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把它背下来。这是因为“读书千遍其义自现”——理解了之后就很容易记忆。而大量朗读不同的文章,实际上会有很多类似的“模式”在反复重复,于是,我们也相当于在不停地往我们的记忆库里潜移默化地保存信息。
反过来,一个人的记忆力同样也会影响他的理解能力。之前读过的信息如果记不住的话,就无法与后继输入的信息联系起来。信息之间无法建立足够的联系,那么就很难被理解。所以,记忆力的提高促进理解力的加强,同时,理解力的发展也会促进记忆力的发展。记忆力就是这样:记住的东西越多,记得住的东西就越多。一个人记忆力的发展空间取决于他现有的记忆力。而理解力也是如此,已经理解的东西越多,能够进一步理解的东西就越多,一个人的理解力的发展空间同样取决于他现有的理解力。
文字记忆能力的重要性会在英语考试中被放大,比如听力考试成绩差,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没有听懂”,而是因为“其实听懂了,但等听到题目的时候,已经想不起来刚才听懂的内容了”。从阅读的角度而言,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字记忆能力,阅读完文章还得反复查看原文,阅读的速度会极大受阻。而对于说和写,这两个部分的考题中都有所谓的“综合测试部分”,即,在听或读(或先听后读,或先读后听)之后根据刚刚输入的内容再输出,这就需要“准确、全面的细节复述能力”,如果没有基本的记忆力,复述从何谈起?
(5)朗读训练能够提高表达能力
朗读训练会提高一个人的表达能力,无论是说还是写。大量的朗读会使你不知不觉记住大量的表达法。越是常用的、越是必要的表达法,在各种文章中重复出现的频率越高,而通过大量地重复,这些表达法会慢慢刻在脑海中。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就是这些信息会慢慢从短期记忆区域移动到长期记忆区域,即,这些表达法会渐渐成为你的“内嵌”(build-in)表达手段。
朗读训练还会在不知不觉中培养练习者的语言文字韵律感。我们所拥有的对母语文字韵律的了解,几乎全部不是从学校里刻意学来的,而是在朗读中不知不觉习得的。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或主动或被动地朗读过许多的课文或诗歌,很多人就算没有朗读过太多的文章、诗歌,但起码会唱许多流行歌曲(某种意义上,大多数流行歌曲的歌词为了能够朗朗上口,也相当追求韵律),所以,人们在使用母语的时候,好像“不用教、不用学、不用练”就“自然地”拥有一定的语言文字韵律感。
(6)朗读训练可以提高语言文字模式识别能力
心理学家们早就注意到英语使用者可以瞬间分辨出“indicate”和“intricate”这两个词,尽管这两个词只有一两个字母不相同——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他们在不由自主地运用他们的文字模式识别能力。
当我们使用语言的时候,无论是听说读写,都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单个输入而后再组合而后再进行处理的,实际上,我们往往是“整块处理”。
为什么我们听到 [le–m–g?u]能明白那是在说 [let him go]?那不是我们一个词一个词地识别(let + him + go)之后才进行理解而后得到结论的。那是日常生活中我们自己就说过很多遍,也听过很多遍,所以“let him go”早成为一整个“模块”,并且,在听到这个音流的过程中,还有可供辅助理解的场景存在,所以才显得我们瞬间已经领会。
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很多“模块”就会不由自主地刻在脑子里,慢慢转化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知道的知识——那种英语老师常常闪烁其词的“语感”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